大侠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极品宝镜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曾等你,以爱之名(一)
  第一百八十一章我曾等你,以爱之名(一)

  “首长……”

  老张给许泰达服了速效救心丸,明明是见效极快的药丸,许泰达服下后好似没有效果。

  他的心,依然揪得疼。

  费力推开警卫员老张的手,许泰达气喘吁吁:

  “我没有发病。”

  这不是身体的病症,是心病,心病,哪有药可医?

  老张硬邦邦安慰道,“孙小姐可能对您有误会。”

  许泰达露出苦笑,如果孙女所言是真,那大概不是“误会”两个字能解释清楚。他对女儿许晴派人暗杀一事仍然抱有怀疑,人性本能,总会下意识为亲近之人辩解。

  许泰达捂住胸口,慢慢站直身体。

  “老张,陪我在村子里走走。”

  他想看看,儿子海东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顺便理一理自己的思路。

  老张扶着他,两人缓步走入徐家村。此时已过了收获季节,新一轮的播种正在进行,越冬的蚕豆正需要此时播种,翻好的地里挖小小的浅坑,丢几粒蚕豆用土埋着,过半个月小苗就会破土而出。

  许泰达喜欢吃蚕豆。

  年轻时条件艰苦,在革命后方,能有一小盘蚕豆配酒,那真是赛神仙的日子。

  敏之是不会做菜的,做佐酒的小食倒还不错,干蚕豆炒香了再放点辣椒和葱花加水焖煮,又有嚼劲儿,又有滋味。倒是陆枚,大概在陆家当丫鬟时特别训练过,喜欢给他煲各种汤,还做的一手好茶点,精致的好比羊城多年老字号出产。

  可能叫许泰达怀念的,还是那简单的炒蚕豆。

  许泰达穿着蓝色的列宁装,还有警卫员跟着,一看就是名老干部。

  等他停下来问田间的老农民今年收成如何,徐家村不一时就知道村里来了大人物。大人物明显是“微服私访”,村支书思量半天,不敢做的太明显,只能扛着锄头在附近晃荡,生怕有村民打他的小报告。

  许泰达哪里会关心村支书小人物,他问的都是实事。

  关心收成,关心农民日子能不能过好。

  “前两年难挨,今年大家听秦县长的,听说政策变了,就敢喂鸡鸭,喂猪,多点牲畜,卖了就多点收入。”

  秦县长向他们保证,多喂点家禽不会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南县的农民们纷纷开动脑筋贴补家用。能光明正大上县城卖点家禽和蛋,家里买盐的闲钱还是能保证的。

  “秦县长?”

  许泰达回忆起南县的资料,似乎老秦的侄子,就是南县的书记,不过从前是县长,近来升了一阶,大概村民们消息闭塞,还不知道。

  也怪不得,宝镜一家会查到自己身世,老秦的侄子来南县任职,秦家在此就有了耳目。

  许泰达心中还有些埋怨,秦家要是早知道了海东的存在,老秦就该早早告诉他——想来又是老秦媳妇作祟,刘芳华向来看他不顺眼,还不知道向海东灌输了些什么错误印象。

  “徐海东这个年轻人,你们了解不?”

  村支书徐有福实在忍不住了,扛着锄头挤上前。

  “您问海东兄弟?那可是咱徐家村的能人,书读的好,找了县城的婆娘,他生个女儿可不得了,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县里的老师都说,她以后能考全国状元!”

  从旁人嘴里听到自己的子孙争气,许泰达感觉很新鲜。

  反正许晴从小表现的也就那样,不算笨,肯定也不是优秀到能让同僚下属当着他夸奖的存在。

  许泰达从前没念过书,识字都是陆敏之教的。

  人就是缺什么想什么,许泰达特别喜欢会念书的晚辈。小晴念书不行,可能是像了陆枚……海东和宝镜,自然是像敏之。

  敏之给他留了如此出众的子孙,许泰达眼眶微湿。

  “小同志怎么称呼?”

  “徐有福……我是徐家村的村支书,您有什么事,问我就再清楚不过了。”

  徐有福尽量装出淡然,在许泰达面前哪里藏得住心事?

  许泰达也不介意,每种人都有用途,小村支书利用好了,他能得到更详实的信息。

  “有福同志陪我走走吧。”

  许泰达轻描淡写一句话,足以叫徐有福激动半天。

  徐有福曾经接待过县长,不过他有种直觉,这是比县长还大的人物。可不管是秦县长,还是眼前的大人物,他们都是为了徐海东而来……海东兄弟可真是出息了,是徐家村万万不可得罪的对象啊。

  徐有福在心里奠定了基调,一路上虽是在介绍徐家村,话题却总会绕到徐海东身上:

  “您看那株歪脖子槐树,海东兄弟爱吃槐花饭,小时候总爱摘槐花,*岁的时还从树上摔下,下巴刮了老长个口子,把老根叔吓得够呛,背起他就往卫生站跑,缝了好几针

  徐有福讲的活灵活现,许泰达眼前甚至出现了想象的画面。

  *岁的小孩子,手脚灵活往槐树上爬,揪住槐花一条条撸下,带着露水的新鲜槐花可以直接往嘴巴里塞,味道甜滋滋的,能让人停不下嘴。

  许泰达眼中闪动着水光:他就爱吃槐花饭,新鲜槐花小时候也没少吃。

  这是父子天性?不仅仅是如此吧。

  那时候自己为啥爱吃槐花,因为家里条件差,半大小子的肚皮是松紧带,总是吃不饱,甜滋滋的槐花自然是无上美味。海东喜欢吃槐花,可见徐家也是穷的。

  但是他养父,听起来对他还不错。

  “徐海东的养父,是个怎么样的人?”

  徐有福精神一震,竖起了大拇指:“老根叔可是个顶呱呱的好人,您说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海东兄弟是徐家养子,老根叔待他和亲生的也没啥两样,就是葛婶子,一直对海东兄弟不冷不淡的……后来身世说破,大家都恍然大悟,不是亲生的,葛婶子心偏着呢。”

  公正的养父,偏心的养母。

  许泰达顿时心疼了:尚在襁褓中就和敏之分开,养母对他也不好,可见是个没有母亲缘的。

  徐有福又说了些乱七八糟的,有些是真事,有些简直是编造出来的。

  挤挤水分,许泰达从徐有福的讲述中,能慢慢勾勒拼凑出徐海东从小的成长轨迹。

  觉得徐有福嘴里没有更多有用信息,许泰达便道,“有福同志,我想见见徐海东的养父,你能不能安排下?”

  养母就算了,反正对海东也不好。

  徐老根身子骨挺结实,许泰达等在人迹罕至的小山坡上,徐有福没过多久就领着他来了。

  许泰达冲着警卫员丢了个眼色,老张拖着徐支书走到了另一边。

  徐老根放下锄头,打量着许泰达。

  毕竟是同村同姓的,徐有福怕徐老根说错话,来的路上就提醒了老爷子一下。

  徐海东长得和生母一模一样,可若较真了说,身体里流着许泰达一半的血,怎么可能没有相似处?不过是如今许泰达老了,五官松弛,脸上的肌肉下垂,才看起来不那么像。

  徐老根是谁?

  徐海东还在襁褓里,他就接过了抚养的重担,葛小翠不喜欢这孩子,徐老根亲自带着,看着他一点点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看着他五官褪去稚气,慢慢变得成熟英俊……徐老根见过养子幼小时的样子,能找到眼前之人的轮廓。

  乡下的老农几乎带着肯定的语气道:

  “你是陆小姐的丈夫。”

  是陆小姐的丈夫,那就是海东的亲爹了。刘芳华找上门来时,徐老根就有了准备。他见过海东的生母,陆小姐是那样好看的一个人,却一直没有见过她的丈夫。

  曾经有段时间,徐老根甚至怀疑过,陆小姐或许是有钱人家逃走的小妾之类,所以才没有丈夫跟着。

  但凡有男人,谁会舍得让陆小姐那样娇滴滴的大家闺秀,一个人在战火连天的乱世行走?

  原来,这就是陆小姐的丈夫。

  许泰达也在打量眼前的老农。

  皱巴巴的面皮,黝黑的皮肤,干瘦的身材,背有些佝偻,看上去特别普通,真不知敏之怎么会将儿子交给徐家两口子来养……可能当时真的找不到能寄养海东的人家,幸而敏之的眼光没有太差,徐家夫妻虽然日子过得不好,总算将海东平安养大成人。

  单凭这一点,许泰达必须感激徐老根。

  为此,许泰达暂时丢掉了首长的气派,态度十分和蔼。

  “不错,我是敏之的丈夫……是海东的父亲,我要谢谢你,将海东养大,还养得这么出色!”

  许泰达喜欢“陆小姐丈夫”的说法,刚才亲孙女质疑了他,海东的养父却认可了他的身份。

  仅仅为这一句话,许泰达认为可以和徐老根握握手。

  不知道有多少人,排着队都别想让许泰达主动握手,哪知他伸出手,徐老根却一下拍掉了他的手掌,带着些怒气质问道:

  “三十多年了,你是陆小姐的丈夫,海东的父亲,咋都不看见你出现?你知不知道,在济南时,陆小姐挺着个大肚子,一直在码头附近打转,她是不是在等你?没有等到你,陆小姐差点投了水,要不是被我救回去,她就带着肚子里的海东投水死了!”

  这些话,徐老根不平了三十余年。

  他一直想要替陆敏之质问下,却没有找到质问的对象。总算是将憋了多年的话问出口,没让他带到棺材里去。

  许泰达脑子嗡嗡作响。

  为什么不出现?

  陆小姐挺着个大肚子差点投了水……

  她一直在等你。

  许泰达哆嗦着,双目通红,被老农*裸不掩饰的谴责目光看得羞愧难当:

  “我不知道、不知道敏之等在济南……当时我在打仗,通讯断了,我以为敏之带着孩子出国了……”

  徐老根失望摇头:“我没啥文化,也不比你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物。可连乡下男人都知道,一个女人肯替你怀孕生孩子,又咋会抛下你带着孩子离开。”

  一个女人肯替你怀孕生孩子,又咋会抛下你带着孩子离开?

  许泰达视线模糊。

  是啊,这么浅显的道理,连乡下老农都懂的。

  可当年他怎么鬼迷心窍,就轻易信了?他错了,辜负了敏之的深情!就算敏之要跟着陆家离开国内,只要他开口求一求,敏之难道不会选择他么。

  “我以为他们母子在国外,这么多年,我为什么不找一找……”

  早点找一找,他或许早早和儿子团聚。

  亲孙女若是在他跟前长大,又岂会对他如此冷漠?

  儿子不会中途缀学,那些成长的记忆,都有他的身影,总比要从一个陌生的村支书嘴里听到的真切。

  许泰达恨不得饮下一杯时光药水,能让他返回三十多年轻的济南,在徐老根所说的那个码头,找到苦苦等待的敏之——那个时候,即将临盆的敏之,应该有多害怕啊!

  徐老根似乎还怕许泰达不够难过,犹犹豫豫道:

  “陆小姐把海东托付给我们,是因为济南城里有人在抓捕革命军的家眷……陆小姐也没和人多接触,那些人不知咋的就是认定了她,她让我们带着海东跑,后来就再也没听过她的消息。你不要听任别人说她出国了,从临盆到生产后,陆小姐都一直在等你。”

  坐在回城的车里,许泰达一直很沉默。

  他胸腔在激荡,在哀鸣,在欢喜,也在忧伤。

  没有出国,没有楚修谚,三十多年前,敏之一直在等他……这一认知,叫许泰达甜蜜到哀伤。人到老了,感情本该归于平淡,可一旦得知真相,积蓄了多年的感情片刻间喷涌而出,饶是以许泰达的心智毅力,都难以控制。

  他的胸腔处,好似有一万匹马在狂奔。

  它们呼啸着,从他的左心房跑到右心房,来回折腾,浓烈的情感让许泰达喘不过气来。

  他就像回到了初恋。

  几十年前,羊城的码头,他扛着米袋,远远听见银铃的笑声,穿着学生裙的陆敏之坐着黄包车路过,扬起的裙角击中他的心扉。

  噗通、噗通、噗通。

  那时他的心脏也是如此,频率异常,好似要从胸腔中蹦出。

  许泰达还在回味着初恋,驾驶座上的警卫员老张欲言又止,不时偷看着后座许首长的表情。

  许首长的表情放松,心情是近日所罕见的愉悦。

  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应该很坏兴致,可老张对许泰达忠心耿耿,又不得不说。

  “首长,刚才徐家村的村支书和我聊了一会儿,他说徐老根家除了海东少爷,还有一子一女,都是徐家亲生的。现在两人都在服刑,罪名是……绑架拐卖海东少爷的小儿子。”

  许泰达脸上的笑意隐去。

  老张的话,把他从飘飘然的云端,又拉回了现实。

  他想起孙女很笃定认为,许晴是暗杀她的真凶之一,所以并不是宝镜的臆想,她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么?

  许泰达脸色阴沉。

  “他们判了几年?”

  不配做人叔叔和姑姑,那就应该多关几年才是。

  同时,许泰达心里也不是那么坚信了。

  就算十几岁的亲孙女儿喜欢把话夸大了说,总有几分是做不了假的。

  三年前的元宵夜的绑架,是最好查证的,谁曾经在锦江宾馆护送“绑匪”离开,只要是军区的人,许泰达就有自信把他揪出来!

  ……

  “舅公。”

  尽管宝镜掩饰的很好,陆谨行还是听出了她语气中浓浓的鼻音。

  这是哭过了?

  陆谨行善解人意没有揭穿,只当不知。

  “怎么样,你爷爷信了有几分?”

  要不要把发生过的一切告诉许泰达,宝镜和舅公商议过一番。就算是为了她爸徐海东,许泰达有权知道真相。至于他信不信,对宝镜和陆舅公而言又是另一回事……以陆谨行的立场来说,恨不得将负心汉千刀万剐,可妹妹陆敏之选择为许泰达生子,不管陆谨行接不接受,陆家的后代,同样也是许泰达的后代。

  宝镜一家,和许泰达在血缘上有羁绊,陆谨行心疼外甥徐海东,不希望他会在生父的问题上心生芥蒂。

  告诉许泰达,让负心汉自己选择!

  陆谨行很赞成这主意。

  人证物证俱在,许泰达会怎么选择?是对妹妹敏之的感情和愧疚占了上风,还是相信三十年来,陪在他身边的爬床丫鬟?人就是如此奇怪的动物,心若是骗了,往往会对真相视而不见。

  他要是对敏之的感情,十分中有七分是真,都不会放任枕边人继续欺骗。

  若是选择相信陆枚三人……陆谨行冷笑,他手中还握着丫鬟和小厮的录音磁带,将来摔倒许泰达脸上,总能将其脸打得啪啪作响。

  “许泰达有一阵忙了,忙完了,还要看他选择!他的事我们先不说,现在来说说你奶奶吧,各种迹象表明,你奶奶当年很可能跟随着撤退的军队,一起到了台岛。”

  陆谨行的想法,也是宝镜一直以来的猜想。

  “我早就想往台岛查证,可那边政策限制的太死,不得不在港城注册了一家公司,还没有想到合适的项目。”

  陆谨行沉吟了一下,“影视业如何?”

  他手下的团队,分析研究了两岸的交流,发现最松动的,居然是两岸的影视剧作。

  台岛有个言情女作家,她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在大陆十分受欢迎,从影视业下手,能让台岛当局放松警惕。80年代,港城的影视业繁荣,投资这一产业,也是最不容易亏本的选择。

  陆谨行是有团队分析的结果,宝镜则有着超前的眼光。

  两人一拍即合,当下决定一起办一家影视制作公司,趁机打入台岛内部——战争年代,交际花和女演员,都是最香艳的间谍人选,谁叫有的人,就吃那一套呢。

  “舅公帮你投资一些,寻找你奶奶,可不是你一个人的职责。”

  宝镜没有拒绝。

  制作影视剧,也不是什么少量资金能撬动的项目,一来她的产业链拉的长,是真没钱。二来陆舅公说的没错,陆敏之是她的亲奶奶,更是舅公的亲妹妹。

  谁投资钱有什么重要的?

  钱能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算是问题,重要的是,她和舅公要合力往一处使力,找到奶奶陆敏之的下落。

  ……

  美国,西雅图。

  修建整齐的大草坪,音乐喷泉,光着屁股的丘比特雕像,网球场和高尔夫球场,还有大大的游泳池。

  多雨,湿润的气候让花园里的花卉长得葱葱郁郁。

  西雅图位于华盛顿州,是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这里比不上纽约发达,却也比一般的城市吸引人定居。很少有人知道,别墅的主人选择定居西雅图,仅仅是因为这里的气候神似华国南方的气候。

  百花齐放的花园里,安防着白漆雕花的长椅,有个四十多岁的夫人久久凝望着花园深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雨城的天色说变就变,一时下去了西语,中年夫人依然呆呆的。

  她的眼角有浅浅的皱纹,头发乌黑,眼神清澈无垢,年华虽然不在,依旧惊人美丽。

  “怎么下雨了都不知道?小心着凉。”

  一人站到了她身后,语气温柔,为她撑起了雨伞。

  ------题外话------

  天天都系*,让你们不追文,嗯哼

  【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