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科幻灵异 > 快穿之女配也要逆袭 > 第240章 低嫁的嫡女,地契
  孙永安心肠歹毒至此,不但在香炉里下了药,在柜子里,角落里,到处放的都有这种让人闻多了,能让人有哮喘之症,甚至是经常晕倒的药。

  这比在药里明目张胆的下药,来的更恶毒。

  董安平堂堂嫡女下嫁过来,两人无仇无怨,这亲事一半是孙永安设计来的,为什么一定要让人病倒?

  江南感叹人心难!枕边人,是恶人之心,是豺狼野心!

  最近练了内功,鼻子格外灵敏,屋内仍然有味道。她和绿竹找了半天,仍然一无所获。

  淡淡的,若有若无,起先认为从外面飘进来的。

  到了夜里,这味道更加浓郁,睡梦中的人,早已深入,这些味道,是不会轻易发觉。

  在梦中被吸入身体里,而无知无觉。

  见过各种各样的恶人,江南不得不承认,这种杀人无无形的实在太过狠毒!

  深夜,她突然睁开眼睛,屋内没有,地上没有,只能在上面了!

  她一个旋转跳跃,一踩一跃,人已经站在房梁之上。

  看到上面放着十个药包,拿在手里闻了闻,惊呼道:;孙永安,你个卑鄙小人。

  翌日天亮,孙母每日要去外面喝早茶,江南把所有的药包都放进她的屋里,当然也是房梁之上。

  又在孙永安的房里也放上十包,这些原本是给董安平准备的,她全部都放进他们母子的屋里。

  这些药,到了深夜,遇到凉意,才会激发药性,所以白日闻不到,只有到了深更半夜,这味道才出来飘散开来。

  孙永安一个读书人,怎么会有这种恶毒的药?

  一般药铺可不会随意卖这种害人的药,被发现,是要被人告状给衙门的。

  孙家也不是多富贵之流,董安平嫁进来吃她的嫁妆,孙家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这些药想必花不少银子,银子又是从哪里来?孙家铺子盈利多?

  看来她要查一查孙家的铺子和董安平铺子情况。

  ;绿竹,把我的嫁妆里铺子和田产的地契拿过来!江南瞧了一眼收拾床铺的绿竹。

  绿竹停下动作,站立着,怔了怔,低声道:;姑娘,地契不在这边!

  抬头看了一眼江南,见她没有生气,也没有说话道:;在老夫人的院子。

  江南恍然大悟,是了,早在董安平无力处理孙家大小事物,掌家之权早已经交给孙母。

  不但是孙家的家业,还有她自己的嫁妆里的铺子和良田。

  真是个傻姑娘,竟然把自己的嫁妆交了出去。

  她倒要看看,孙母是如何管理她的铺子的!

  带着绿竹,穿过廊道和拱门,就是孙母的院子。

  ;婆婆,好生悠闲啊!不是说把孩子送回去,如今怎么又接了过来?江南看到周明旭坐在桌前正在给孙母读书。

  一个读的结结巴巴,一个听的津津有味,甚至夸奖孩子读的好。

  远远望去,如同祖孙二人宁静美好。

  孙母不乐意江南的话,道:;安平,我挺想这孩子的,才接了过来,听说你最近喝了不少药,看你身体如今越来越好,肯定是明旭经常来孙府的缘故。

  怎么也要把功劳归功于周明旭的身上,孙母别的不懂,给人添堵的事情,做的得心应手。

  ;看来婆婆忘了,我要见那和尚的要求了。如今,人还没有找到,不如你告诉我,他住哪里,我亲自去找他如何?

  江南怀疑这个和尚究竟在不在,或许只是他们口中杜撰出来的一个借口,房顶上的药,香炉里的药,就是佐证。

  在不在,和她也没关系,只要她人是健健康康的,这等无稽之谈,自然无人相信。

  究竟如何好的,别人也是管不着的。

  反正给孙母添堵,她倒是乐意做。

  说她胡搅蛮缠也罢,那都是无所谓的。

  孙母瞧着江南说的无比认真,仿佛不给她见,这事过不去。

  不禁脸色变了又变,她去哪里找和尚,给她胡言乱语。

  莫不说这话是他们编造的,就是找个和尚说谎,这人许是找不到。

  出家人不打诳语,真和尚是不会说谎话。

  孙母眼珠直转,除非是假和尚!;给你批注的和尚,他出远门了,等他回来你亲自问他,如何?

  到时候说不得人躺在床上,不能下床,谈何亲自问话!

  孙母眼里闪过阴暗,瞬息消失。

  为何董安平最近总逮着这些事,寻根究底,究竟意欲何为,看她这副做派,不知她想要怎样,再也不似从前听话,这是为何?

  是不是因为还没有圆房的事情怪罪了他们母子。

  这句话,在孙母肚子里转了几个圈,同样是女人,她知道女人的苦。

  江南眉头一挑,道:;我可等着了,若是没见到,婆母你该知道我的性子的!

  孙母的视线在她的脸上扫了一下,才呐呐道:;好,好,你就擎等着吧。

  说完给周明旭拿了一块糕点,嘴里说着关心的话。

  她没有让江南坐下,也没让她立规矩,屋里的丫鬟上了茶水,把周明旭带到院子里来。

  丫鬟最会的就是察言观色。

  ;我的田产和铺子地契,如今何在?江南坐下,并未喝茶,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正在喝茶的孙母,心里一惊,面上早已僵硬,时常爱笑的她,这会,咧出难看的笑容,道:;在……在我这里,等忙完了,我给你送过去,怎样?

  这话听着就不太对劲,按照常理来说,哪里有婆婆照看儿媳妇的嫁妆,而且经手的都是大量的银两和银票。

  况且董安平又是新妇,婆母掌家,也不该拿儿媳妇的嫁妆做事,传出去丢人的必然是孙家。

  而且儿媳妇来要嫁妆,必然是把东西拿出去,而不是想着回头送过去,这种推诿的话。

  谁知道,什么时候忙完,谁知道会不会送过去。下次再来讨要又是什么时候。

  各种试图推卸的话,江南听的多了,自然很好辨认。

  ;正好儿媳今日有时间,就在这里等您忙完,再拿给我。江南抬头,与她对望。【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