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玄幻小说 > 欢迎来到古古怪怪脑洞盒子 > 第51号盒子〈一〉黑暗的中纪元
  公元2234年-秋东经100.316度,北纬42.118度天气-晴。

  “你说为什么boss就揪着这颗矮行星不放?”

  林秋一边盯着屏幕上闪动的数据,一边悄悄朝身旁的张梁出声。

  张梁闻言,抬头看了眼总控台上的丁易。

  也是他和林秋的博士生时的导师,而后低下头,沉默几许。

  “盯好数据,别分心。”他说。

  “闷葫芦。”林秋撇了下嘴,又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

  虽说这次的发射任务,相比代号”星火”的火星六期拓展任务,听起来更不具象征意义,

  但也不是能够马虎了事的。

  毕竟要等到下一次冥王星距地最短,就得235年后了。

  235年。

  林秋一想起这样的时间跨度,就感觉自己的使命感也多了几分。

  即使这次,只是对一颗两百多年前,就被剔除出小行星行列的矮行星的载人登陆计划。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疯狂且仓促的计划。

  林秋记得,是在博士第二年,某一天,导师在实验室里抽了一夜的烟。

  第二天,一向温文尔雅的导师,状若癫狂的在智能光屏上进行计算。

  直到导师大脑里的生物辅脑,发出了超载警告,他才恍然回过神来,用颤抖的手,反复按动打火机,贪·婪地把嘴凑到烟头上。

  许久,他抬头,双眼通红望向某个方位,喃喃道:“必须去那里,那里有答案。”

  ……

  “二十秒!”

  “十秒!”

  “十,九,八……”

  “点火!”

  “点火!”

  随着倒数计时的结束,丁易按下总控台上的按钮,火箭轰鸣声通过实时直播信号传入控制室。

  尽管隔着屏幕,林秋仿佛也感受到远方地面的震动,他下意识地抓紧座椅扶手,以此平复心情。

  伴随着火箭不可回收部分的逐级脱落,钢铁铸就的鲲鹏,扶摇直上。

  最终,它将在近地轨道绕行三周,逐步加速到可以完全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

  而后,它将途经火星、木星,并借由木星的巨大引力,进一步加速,最终抵达太阳系边缘的那颗矮行星。

  丁易手指朝衬衣上口袋探去,却没摸到那包熟悉的红塔山。

  他坐下,摘掉眼镜,如收刀入鞘的武士。

  “真是个疯子。”他自嘲。

  然后重新戴上眼镜,眼神恢复坚定,“但这个世界,往往需要疯子。”

  ……

  宇宙初元92.3亿年,新星季维度轴标相-三维引力起伏偏值-适中。

  滴答,滴答。

  是星云的雾气,凝结成火种的水滴。

  滴答,滴答。

  是加工师在暗河上,借着引力绳荡来荡去。

  加工师不止一个,但它是最特殊的,它这么想。

  别的加工师,看见即将凝结水滴的稠状宇宙,往往一声不吭地前往下一个宇宙。

  但只有它会驻足观望,哼着简单的二弦节奏,等待火种凝结。

  说实话,这个过程并不迅速,而且还略有危险。

  加工师必须小心地牵引着引力绳,以防止自己跌落暗河的漩涡中。

  当然,它是最特殊的那个,它娴熟的技巧,使它能在暗河起伏最汹涌的时候,及时抽身,以免自己的三维硅基实体解离。

  加工师并不羡慕那些更高维度的思想体,它们往往意味着更抽象与理性。

  尽管它并没有见过至高思维体,但这并不妨碍,它腹诽至高思维体,或许已经变成了宇宙中某种至简的规则。

  无论如何,加工师还是希望能保持在三维的顶层,这样起码它还保存着硅基实体,并能凭借硅基实体的震动,哼唱二弦节奏。

  在稠状宇宙里游荡,要比在稀状宇宙来的简单。

  这里的引力绳多不胜数,加工师只需要伸出触角,就能肆意游走。

  突然间,加工师停了下来,它看见一颗火种凝结了出来。

  而除此之外的星云杂质,则在这颗火种周围环绕,并聚拢成圆点。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不对不对,再来一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不对不对,再来一遍。”

  最后,它不得不承认,环绕着火种的黑点,并不是九颗

  而仅仅只有八颗,这让它感到沮丧,九才是它喜欢的数量。

  虽然带着一丝不快,但加工师还是开始了调制,能够伴随有圆点的火种,本就不多见。

  尤其是在凝结之初,就带着八颗圆点的火种,在这样的火种周围进行调制,能减少加工师的许多工作量。

  将火种周围的三维空间,略微折叠出一点褶皱。

  以防止调制过程中火种的明灭,对圆点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然后,加工师拍了拍力场触角,开始了它第384792次的调制。

  “那么,我开始了。”

  滴答,滴答。

  是加工师调制时愉快的哼唱。

  ……

  公元2229年-秋东经116.316度,北纬42.118度天气-阴转多云。

  天堂已死,地狱空荡。

  这是描述公元2139年以来,世界物理学最富有标志性的语句。

  自大一统理论的概念,被提出接近两百年后,伴随着数十位当时知名物理学家的自愿人体冷冻,人类终于无可奈何的承认,基础物理及其理论的发展,已经触及人类智力所能达到的最深角落。

  物理学的殿堂,被构筑得空前宏伟,在其之上,再无两片阴云,而是缭绕的雾气。

  没有外星文明的智子封锁,也不存在技术奇点、智械危机,仅仅是人类的智力与寿命达到了极限。

  在生物与医药学上的科研突破,足以使人类存活到自然寿命的极限,但也仅此而已。

  与无穷无尽的物理学知识相比,不过沧海一粟。

  自经验主义向理性主义转变后,人类科技的发展,又陷入了线性的颓势。

  公元2139年,理论物理最后作出一丝象征性的实质突破之后,纵使人类建造了堪比赤道周长的环太空粒子加速器,其成果,也不过是在巩固现有的物理学殿堂。

  人类的应用型科技,仍在不断发展。

  但富有远见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现有技术的红利罢了。

  科学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于是,众多科学家不愿就此逝去,他们选择了尚未完全成熟的人体冷冻技术。

  将自己的肉·体,保留在接近绝对零度的冰窖中,以期待世界科学走出阴霾的一刻。【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