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玄幻小说 > 劝娘和离之后(科举) > 58、第 58 章【一更】
  “这手艺真绝了, 好逼真。”

  盛言楚下榻走到光线好的地方,举着石头看上面的河流和鸟哨,不禁吟咏起上辈子?学过的《核舟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注1】

  他折回步子来到钟谚青面前,笑?道:“奇人王叔远用的是一寸长的核桃, 而你用的是坚硬的石头,若真要比一比, 我认为你这个难度要更高些。”

  “盛小兄弟喜欢就好。”钟谚青似乎很久没见过有人这么直白的夸他, 不自在的解开大氅,憨憨笑道, “这玩意是我在游学路上捡的,我瞧着石头纹路好看, 闲着无聊的时候便拿出来在地上打磨,如此方有这石头上的一片天地。”

  盛言楚爱不释手的反复看着雨花石,挑眉道:“这石头小的很,你在上面作画想来很费功夫?将这些都给我, 你不心疼?”

  钟谚青连忙摆手, 一副舍生?取义的决然模样:“怎会心疼?多亏了盛小兄弟的法子?我才能进到郡守府见到姑母, 只恨我现在身无分文, 若我是那堆金积玉的人家, 我定要拉几?车黄金过来好生?感谢感谢盛小兄弟。”

  盛言楚没好气的瞪过来:“悠着点, 读书人何故嘴里总挂着这种金玉财宝的话?外人听到了会笑?话你的。”

  钟谚青伸手笑?着掌嘴:“是是是,盛小兄弟骂的对。”

  “等等,你怎么知道我姓盛?”盛言楚顿了下, 迟疑的问,“是卫大人和你说的?”

  “小兄弟不是说你我名字中间都有言字码?我一想最近如你这般大的读书人能自如进出郡守府的,大概就只剩下卫姑父下帖子?相邀的盛言楚了。”钟谚青眼睛发亮, 一口气将自己的猜想说了出来。

  盛言楚神态和煦,目光落在钟谚青那一身华丽的锦袍上,意有所指道:“卫大人这是认了你?”

  钟谚青以为盛言楚问的是认侄子?的事,开心的点头:“我一提我娘,杜姑母立马就记起了我,还怨我为什么这么些年都没写信给她,哎,哪里是我不愿写,实在我漂泊在外,根本就没机会写信寄过来。”

  盛言楚默默的松了口气,眼神示意孟双去客栈要壶热茶来,他则挑

  了钟谚青的话头,和钟谚青聊起临朔郡外的风光。

  钟谚青虽是咸庆郡人士,长这么大真正呆在咸庆郡的时间相当少,自打会走路吃饭后,钟谚青就在五湖四海上流浪,在江南府学了两年后,钟谚青又跑到京城小住了个把月,说是‘住’,实则过得跟乞丐的日子相差无几?,吃百家饭,行乞讨到了银子,钟谚青就会拿去买笔墨纸砚和书籍。

  读了一肚子?的学问后,钟谚青打算回咸庆郡下场科举参加县试考个功名,然天不遂人愿,他家祖屋倒了,做保用的几?两银子埋在废墟下没有踪影,钟谚青仰天无泪,正当走投无路时,偶然听到有人说隔壁临朔郡的郡守姓卫,钟谚青一下留了心,辗转打听后钟谚青开怀大笑,暗道天无绝人之路。

  得知临朔郡郡守夫人和自家亲娘有弯弯绕绕的关系后,钟谚青立马背起家伙步行至临朔郡。

  当?盛言楚听到钟谚青说自己是一步一步走到临朔郡的,盛言楚不由竖起大拇指:“天寒地冻的,也难为你有这份耐心和毅力,只不过你就不怕你找错了人白走了这一遭?”

  “找错了就找错了呗。”钟谚青厚脸皮的道,“我这些年走的错路又不止这一条,若临朔郡郡守不是我卫姑父或者杜姑母不认我 ,我是不会有怨言的,到时候在临朔郡吃吃喝喝玩一趟再回去就是了。”

  “你没银子拿什么吃喝?”盛言楚背靠着墙,手里捧着孟双让小二刚送来的热茶,热茶腾起的氤氲在他眼前升起丝丝雾气。

  这话问的钟谚青一张俏脸悠悠泛红,赧言道:“我爹娘死后,这么些年我都是四处要饭吃的,总之饿不死……”

  盛言楚怔了怔,忽而笑?开:“从前艰辛都是积淀,你瞧,你现在锦衣加身,总算是否极泰来了。”

  “啥?”钟谚青听得云里雾里,指着身上华丽的衣裳道,“等我借了做保的银子,这些衣裳我要还回去的。”

  “还?还…回去?”这次换盛言楚瞠目结舌了,只听他结结巴巴的道,“你现在都是郡守府的公子哥了,卫家还能缺你一身衣裳?”

  钟谚青略略一忖,便明白了盛言楚的话,凉凉开口:“城中谣传杜姑母有收养盛小兄弟为儿子

  的意思,如今看来是真的了。”

  “假的!”盛言楚低声咆哮,“卫夫人从来没提过这事,你可千万别信,刚见你一身华服进来,我还以为你、你…哎…”

  末了,盛言楚深深叹了一口气,眼神怨怨的睨了一眼钟谚青:“白瞎了你这一张好看的皮囊,怎么就没拢住卫夫人的心?”

  他还要过几?天才能回静绥,只要进郡守府,肯定还要跟杜氏打交道,若是钟谚青当?了杜氏的干儿子,他就不用再假笑?应付杜氏了,以及杜氏那一堆补品。

  钟谚青心思活络,听出了盛言楚话中的深意,扑哧一笑?,道:“盛小兄弟果真?有趣,若换做旁人,知道自己入了杜姑母的眼,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盛言楚干笑两声,没接话茬。

  钟谚青看出盛言楚不太喜欢开这个玩笑?,话锋一转,说起游学路上的趣事,果然盛言楚又恢复了之前的温和。

  听着钟谚青嘴里跑出来的精彩故事,盛言楚由衷的羡慕,见钟谚青说起京城的见闻,盛言楚含蓄的问:“听说京城几位未封王的皇子?都在国子监求学?”

  皇家书院是有,但老皇帝并没有命人开院,而是将膝下几?个未及冠娶妃的儿子全部塞进了国子监,美名其曰是磨炼,实则是放任不管罢了,丢的远远的也好省心。

  放在心尖尖上的太子和四皇子?的待遇就相当好了,太子东宫有数不尽的先生?,四皇子?也不遑多让,翰林院的编修编纂轮休上府教?学,两两一比较简直是天壤之别,盛言楚都开始怀疑老皇帝是不是只把太子和四皇子?当?儿子。

  “几?位皇子?的确在国子监求学。”钟谚青直起身子,正色低语道,“此事在京城都快成了老百姓饭后茶余的笑?谈,除了太子和四皇子?,混在国子监的皇子?足足有三人,五皇子?,六皇子?以及七皇子?。”

  盛言楚捧着茶盏贴过来,亦是哑着声音,问:“你见过几?位皇子?没有?”

  钟谚青摇头:“国子监我倒是站门口看了两眼,但几?位皇子?我是一面都没瞧到。”

  见盛言楚满脸失望的坐回去,钟谚青嘴角含笑:“盛小兄弟难不成对某位皇子?有了儒慕之情?”

  盛言楚眯眼看过来,顺着钟谚青的话悠悠道:“儒慕?谈不上。说句大不敬的话,宫里的皇子?才学出色的唯有太子和四皇子?,其余三位……上不了台面。”

  钟谚青很是赞同:“你说的对,虽说都是天家的孩子,但国子监的三位皇子?属实难登大雅之堂,我是去年进京的,恰好年底国子监选馆,几?位皇子?的学问都没过关,此消息传出来后,据说宫里的皇上气的好几天没吃下饭。”

  “竟这般差劲吗?”盛言楚五指收紧,试探道,“三位皇子?不会都还待在称颂馆?”

  嘉和朝国子监沿用的是分馆积分的教?学制度,也就是说进到国子监的学生,会按资历分到国子监下边的六馆学习。

  六馆中最为初级的三馆分别是尚文,高节,称颂,这三馆别看是同一层次的学馆,实则亦有高低之分,备受唾弃的就是称颂馆。

  称颂馆里的学生都是一些纨绔子?弟,把他们放在称颂馆纯粹是为了让权贵子弟在国子监镀一层金罢了,要说做学问想都别想。

  “六皇子?有点出息,去年侥幸升入了廉明馆。”钟谚青捡起桌上的干果吃的欢,边剥壳边道,“其余两位还是老样子,呆在称颂馆已经成了老人了。”

  在尚文、高节、称颂三馆修业一年半或者一年,娴熟四书五经的学生可以跟祭酒大人申请升馆,经过司业官考核通过,就可以正式进入凛然、廉明二馆继续深造。

  凛然、廉明还不是国子监的顶级学馆,学了一年半载后,若经史兼通,学子性情襟怀坦白,便可以进到国子监最高级的学馆——赤忠馆。

  只有进到赤忠馆的学子方有入朝为官的机会,要么走祭酒大人的推荐前往朝廷六部任职,要么肄业后不做官,而是继续走科举之路。

  一路攀爬到赤忠馆的学子,大抵都会选择前者,毕竟赤忠馆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官宦子弟开做官的后门,真?要下场科举,这些从小锦衣玉食的公子哥未必能考中科举,所以想做官只能走赤忠馆这条路。

  当?然了,如若家族有人是朝廷重臣,族中子弟想入朝为官,重臣去吏部说两句就行,也就没必要这么麻烦了。

  不过这种靠山制度近

  几?年不太好使,试问皇上的儿子想步入朝廷当值都要一层一层的在国子监考试,那些大臣的孩子哪里还敢越过赤忠馆直接进到朝廷?

  只要三位皇子?苦逼的待在国子监,那京城权臣的孩子就只能跟在后边一级一级的考,谁要是敢耍小心思,立马有御史官上奏朝廷。

  思及此,盛言楚突然有些想阴谋论了,老皇帝甘心将自己的亲儿子丢在国子监,莫非是为了洗清朝中那些闲散不干事却领着俸禄玩乐的世家子弟?

  “六皇子?倒是争气。”盛言楚夸了一嘴,却没往下说,而是问起五皇子?。

  “五皇子??”

  钟谚青以为自己听错了,略带讽意的笑?:“京城人送‘小霸王’,这称呼可不是喊着玩的,知道路家吗?路家嫡长女属意他,他倒好,将路大小姐的荷包牵了绳子仍在路上钓鱼,然后放出消息让京城那帮爱慕路家大小姐的公子哥前往京城最大的花楼等他,你猜他怎么着?”

  盛言楚斟酌着语气:“他用路大小姐的荷包钓权贵世家公子哥玩闹?”

  “正是呢!”

  钟谚青气得将茶盏往桌上一掷,“那天我正好在京城,五皇子?手中拿着钓鱼竿,鱼线底端缠绕的荷包一会甩向这边,一会甩向那边,那帮纨绔子?弟刚开始是有些意拿到路大小姐的荷包珍藏,越到后来却起了玩心,和五皇子?打打闹闹开起路大小姐的玩笑,说什么谁拿到荷包就去路家迎娶路大小姐,你听听,这些混账话是一个皇子?该说的吗?可惜了路大小姐一片芳心,怎么就偏偏喜欢上那种人。”

  “慎言。”盛言楚板起脸,“到底人家是皇子?,你心中对其不满我能理解,但这种话可不能再说了。”

  自从有了印章后,盛言楚谨慎了很多。

  “多谢盛小兄弟提醒。”钟谚青掌掌自己的嘴,小小声道,“我不过是话赶话说到这了,真?要我当?着外人的面说,我自是一个字都不提。”

  盛言楚腹诽:我不是外人?可别把我想的太正人君子?。

  钟谚青是个话痨,在客栈跟盛言楚说了大半天的话,直到郡守府过来寻钟谚青时,钟谚青才恋恋不舍的跟盛言楚告别。

  送走了钟谚青,外头的天

  都已经黑了,盛言楚一天里吃了好多补品并不饿,便没叫孟双和他吃饭,洗漱过后就栓好门窗进了小公寓。

  一进小公寓,盛言楚就疾奔二楼书房。

  小公寓的灯很亮,几?乎和白昼没区别,光线打在锦盒中的印章上,印章鎏金的‘盛’字看的盛言楚心脏一股一股的跳跃。

  他从旁边的架子上找来一幅诗卷和红泥,然后小心翼翼的举着印章烙在诗卷上,一抬手,一个硕大端正的‘盛’字跃然纸上。

  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字,盛言楚却越看越觉得神圣不可侵犯。

  品味一番后,盛言楚将烙了印章的诗卷用金线做了装裱,旋即高高的挂在书房墙上。

  望着墙上的字画,盛言楚莫名领悟了外头那些书生热衷于落印的原因,一个字,爽。

  一副字画没有烙印,总感觉少了什?么东西,现在想想,可不就是少了彰显身份的印名灵魂吗?

  一想到这印章不能随便乱用,盛言楚就跟瘪了气的气球一般瘫在沙发上。

  早知道要藏着掖着用,京城老皇帝还不如随便赏个东西给他呢。

  ‘难过’了几?秒钟后,盛言楚收敛情绪,坐到书桌前开始整理白日从钟谚青那打听来的消息。

  他用素纸做了好几个笔记本,之前春娘锅子?铺营业的时候,他每日都会在笔记本上记下当?天的营业额以及家里拿出去的成本银子,久而久之他养成了每晚写日记的习惯。

  翻开笔记本,日期停留在几天前,看着缺失的日记,盛言楚对书生?谭讷的反感猛然冒了出来。

  这几?天没记录是因为车轿里有谭讷在,而只要他醒着,那谭讷就不会睡,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时间进到小公寓来。

  这些空白的笔记无不在嘲笑盛言楚多管闲事半路招惹了这么个烦人精,越想越气,气到最后盛言楚索性拿起笔将‘救’谭讷的蠢事写进了日记里,一写就是四五页纸。

  写完后,盛言楚心中对谭讷的那股恶气终于消散了些。

  在笔记里吐槽完谭讷后,盛言楚往后翻了一页,开始记录有关五皇子?的内容。

  钟谚青说五皇子?是个斗鸡走犬花中消遣的浪荡子,然卫敬对此人评价颇高。

  五皇子?今年十四,是

  老皇帝一次宫宴醉酒后强了宫娥后生下的孩子,五皇子?一出生,皇后便下令杖杀了隐瞒身孕的宫娥,那时的皇后手中已经有了嫡子四皇子?,所以五皇子?就成了皇后的眼中钉,生?母死后不久,五皇子?险些也遭了歹人的毒手。

  后来居后宫礼佛的太后看不惯皇后毒杀皇上的子?嗣,便将五皇子?抱去养着了,五皇子?俏母,老皇帝看一眼就会想起自己醉酒后做的失德事,所以很不待见五皇子?,五皇子?长到七岁的时候,太后薨了,五皇子?连最后一点温暖都没有了。

  宫里的人都长了一双势利眼,见五皇子?没有太后庇佑,宫妃和宫娥见到五皇子?的时候都爱冷言冷语的说几句,全然没把五皇子?这个皇子?身份放在眼里。

  这样的日子直到老皇帝立了太子,其余皇子?出宫开府后才结束。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一向寡言少语的五皇子?突然变的嚣张跋扈起来,一度成了秦楼楚馆的常客。

  盛言楚写到这笔顿了一下,假若五皇子?真?如卫敬所言这般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是为了保命演给他人看的,那他不得不佩服五皇子?了。

  因为五皇子?演戏演的很逼真,一想到钟谚青说起五皇子?那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盛言楚忍不住想笑。

  合上笔记本前,盛言楚在五皇子?的名字上着重划了三道杠。

  相比较受宠的太子和四皇子?,他觉得追随五皇子?挺好。

  能在诡谲多变的后宫安身立命的人,想来不会是个只会斗酒纵马的无用之辈。

  他今年才十岁,又不是簪缨世胄子?弟,虽因为御寒之技得了老皇帝的赏识,但以太子?和四皇子?身边的幕僚以为,拉拢他恐怕还不到时候,真?要拉他站队大概也要等他殿试结束。

  毕竟在太子?和四皇子?的眼里,他不过是个有点小聪明的秀才罢了,倒不至于让他们大费周章的拉拢。

  太子和四皇子?两方人马的确是这么想的,皆认为盛言楚太小,没什么利用价值,真?要用盛言楚也要等盛言楚人到了京城才行,到那时盛言楚若没有泯然众人矣,他们再过来说服也不迟。

  可惜,有一人不这么想,那人就是被盛言楚写进笔记本的五皇子?。

  盛言楚到达临朔郡城的第二天,卫敬身边的侍卫神色凛然的进了客栈。

  作者有话要说:【注1】:节选自魏学洢的《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另外,本章的国子监六馆和我上一本科举文设定一样,升馆制度有参考百度百科相关资料+我瞎编胡诌

  (以上两条特此说明)。【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