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穿越小说 > 荡平天下之赵匡胤 > 第22章 尴尬的地理位置
  陆文通作为三个都头中武力仅次于韩重赞,骑射技艺最强之人,也不由得心下折服,用军中礼节拜伏于地,向赵匡胤表达自己的忠心。

  赵匡胤哈哈大笑着搀扶起陆文通,心中却暗自感叹着石守信为人精细干练,将陆文通三人的武力都打探的一清二楚,给自己设法收伏三人带来极大的助益。

  接下来的对战没有什么玄念,结果也不出赵匡胤所料,张永德十几招后战败韩重赞,将银枪虚对准韩重赞的胸口处,韩重赞也极爽快的表示认输。

  陈涛对战董英,在十招之后也完美获胜,这还是陈涛给董英在众将士面前留几分脸面,方便其以后带兵作战,才让董英勉强撑过十招。

  这样以来张永德担任另一名营副指挥使,也无人敢表示异议,而争夺都头名额时,郑恩自然夺得一个名额,原赵氏家兵中有两个小队长参予比试获胜,拿下两个都头职位。

  最后只剩下一个都头和五个十将名额,赵匡胤便下令军中士兵参予比斗,先由十人队中自愿选拔出一名参予者,然后进行抽签比赛,获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

  当最后只剩下六人时,再进行双人比赛,六人中的佼佼者便是都头,剩下五人成为军中十将。

  这个决定颁布之后,几百名士兵高兴的拍手叫好,齐声欢呼着:“好,赵大人此举公平公正,我等同意这种比试。”

  都头和十将虽只是军中的低级武官,将领富二代们大多一生下来,最低便有了从九品的武官蒙荫,此等武职在他们的眼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却是普通大头兵们一生也难以企及的武官职位,有的士兵立下个很大的军功,也难以领到奖赏,士兵与武官的升迁之路,成为他们一生也难以逾越的天堑。

  现在能够以武力公平竞争,让士兵们欣喜万分,纷纷挑出他们中的佼佼者参予比赛。

  最后的获胜者竟然是一位叫张光翰的年轻人,赵匡胤遵守约定任命此人为军中都头。

  张光翰刚入伍不久,是个众人眼中的新兵蛋子,凭借自己的武力竟然获得胜利,平步青云成为一都的长官,让知晓他底细之人又羡又嫉,却无人大呼不公平。

  由于十二名特卫们出手过于毒辣,赵匡胤害怕出现伤亡乱了军心,决定不让他们参予比试。

  为了安抚特卫们,特授予他们军中十将的军职,担任自己的随身亲卫。

  这也是军中的惯例,没有招来将士们的议论与反对,却一举让特卫们兴高采烈,不再羡慕别人担任的军中官职。

  只要经常伴随在主将身边当亲卫随从,主将以后还能亏待了他们吗?再说自已也是赵匡胤亲手调教出来的,今后会更加看重自己。

  等赵匡胤整顿好军队,让陈涛等人训练成军,并在短时间内颇有所上进时,他才把精力放在怎样防御契丹人入侵的上面。

  等到他了解完兴宋镇周边的地形环境后,不由自主地想起换防时,那名镇将和原驻守将士们的一副幸灾乐祸模样,从心中也感到有些失落与悲观。

  原来兴宋镇是面向辽国边境,却是呈现出一个两头尖中间凹的地带,两边尖的地方都是后汉边境的重大城镇,大多驻兵几千名精锐部队。

  而处于凹陷处的兴宋镇开始只驻有五百人,原因便是契丹人再蠢,也不会主动攻打处于凹陷处的兴宋镇。

  因为一旦契丹人不能快速的攻陷兴宋镇,其他两边的驻军会从后面夹击而来,里应外合之下,无异于瓮中捉鳖,那不是拿着自己的人头送给敌方将士请功领赏吗?

  所以兴宋镇一直没有战事发生,这让一向以军功领赏钱和急于升职的后汉将士们,都怨气冲天。

  毕竟身处边境危险之地,一点立功的机会都没有,却时刻要小心谨慎日夜把守城镇,换了谁都会心生不满,是以他们才对前来换防的赵匡胤等人兴灾乐祸。

  不过赵匡胤很快便振作起来,因为他想起‘仙人’曾经说过,胜利都是由有准备者获得的,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最好采取主动出击,以有备而突袭无备者,十之八九必胜矣。

  现在全镇千余名将士都看着自己的表现,若自己首先予以放弃,和上任镇将一样碌碌无为,刚刚凝聚起的军心便会一举溃散,自己的雄心壮志又到何时才能实现呢?

  赵匡胤重新振作之后,又想起′仙人’常常说起到任地方后,要先剿灭境内的匪寇,不仅安定军民之心,又能以战养战,逐步锻炼出强兵勇将。

  于是他把自己的十二名特卫叫进来,低声吩咐他们分成两组,到兴宋镇所辖之地去仔细,看看是否有残匪败寇在自己的辖区内?

  但愿前任镇将没有想到这一点,能够让自己稍微挣些军功,以此功稳定一下将士们的军心,为自己将来炼成精锐之师,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好在幸运这次站在赵匡胤这一边,数天后两路人马汇合在一处回来禀报,境内有三处匪寇,人数都不太多,不超过一百人,战斗力也不强,类似于张永德占山时那样立寨自保。

  其中东面的一组特卫报告一个异常的情况,那就是在一个叫做青龙谷的地方,他们发现一股奇怪的山贼。

  这股山贼只有五六十人,都是成年精壮汉子,没有一个老弱妇孺,而且还各自配有二匹马,一匹战马和一匹驽马,武器也是成建制的军中武器,弓弩盾牌长枪等一应俱全。

  最反常的是他们从来不出去打劫,配备着粮草辎重,在专门派人监视的几天内,还看到有三两成群之人慢慢从四处汇聚过来。

  看样子他们是从某地化整为零过来的,是以特卫们对这支武装力量十分重视,现在还留下三人轮流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特卫们也没有惊动这些人,只是发现这些人中有人会说契丹语言,大多数人讲说当地语言,看长相都是燕北人(燕云十六州被割与契丹后,其境内汉民以北人自居,对后汉等国南方人称之为‘南蛮子’)。

  赵匡胤听完汇报后,以独特的军人直觉,敏锐地察觉出此股匪寇大有蹊跷,这哪里是流窜来的匪寇?分明是北方契丹人派来的奸细或伏兵。

  他立刻招来陈清、陈涛、张永德、郑恩四人前来高高议,聆听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并征求他们的处置意见。

  陈清四人一致达成意见,不管这些人是何方的势力,看样子是敌非友,赵匡胤都要想方设法剿灭他们。

  若让这五六十骑兵在′兴宋镇’辖区内突然发动袭击,无论是敌方侵略或者是贼寇抢劫,事发后上面怪罪下来,赵匡胤恐怕要人头不保。

  至于如何出兵剿灭这股匪寇,陈清献出了一个歼敌的计策,当他一五一十的诉说完毕,赵匡胤等人忍不住大声赞赏道:“陈参赞好计谋,就照此计出兵剿匪。”

  赵匡胤对陈清的才能又高看一眼,如此一个多谋善智的人才,跟着自己窝在这等小城镇内,真得是太过屈才啦!

  自己要想方设法立下大功,才能让陈清、陈涛等不曾在′仙人′口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大放异彩,也不枉他们出山入仕在自己麾下为文武将领。

  公元947年至951年,正是悲催皇帝辽世宗耶律阮在位之际,也是辽国叛乱不断之时,而原历史中的赵匡胤还在父亲的亲朋好友麾下四处奔跑效力,直到951年未才崭露头角。现在让赵匡胤提前三年多出道,又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同之处?以后会慢慢转向原历史进程中。【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