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穿越小说 > 少年中医 > 第十八章【痨八虫】
  方子并不复杂。

  病人既然以脾虚元气不足为主,孟钦安便遵循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思路,先补脾胃以恢复元气,同时考虑到这位李太太崩漏不止的情况,采取了以归脾汤打底进行加减,又根据离经之血容易变为瘀血的理论,又特意稍稍加了一味三七来止血散瘀。

  当然,三七这味药,医馆里是没有的,就算有,恐怕也早就受潮坏掉了。

  朱飘萍见孟钦安写完方子,拿起来反复看了几遍,脸上努力摆出来欣慰骄傲的表情,拍拍他的肩膀道:“小孟啊小孟,这方子写的真不错,能看出来打底的是归脾汤,出自明代太医局薛己薛太医,人家是给皇室看病的,创立的方子怎么看怎么好!嗯,你用归脾汤加减化裁就对了,思路跟我想的基本一样,我俩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看小孟你已经能够独立出诊了!不过嘛,最可惜的就是……方子虽然不错,可你的字写得实在有点丑,圆圆滚滚的,像小朋友的一样,说真的有点幼稚,你回去该好好练练字了!”

  “好。”

  小孟放下笔,笑着点了点头。

  写字不是他的强项,甚至可以说是短板了,这一点他远不及师兄子涵——按照师父在世时的说法,师子涵的字已经不亚于当下一些有名的书法家了,以后就算不能行医,靠卖字为生也能活下去的。

  而孟钦安的字嘛……

  师父当初说的好,钦安的字,丑是丑了点,但是胜在一个个都清清楚楚,工工整整的,不至于被药房的小伙计看错,然后抓错药,把病人给吃坏了,这对一名医生来说基本上也就足够了。

  “李太太,方子你拿好,不过里有几味药我家店里没有,你就拿着去别家药铺抓药吧,这方子你放心吃,效果肯定不会太差,对了,记得十日后来复诊就可以了。”朱飘萍把方子塞给了李太太。

  李太太双手合十再次谢过了两人,又付了一笔让朱飘萍笑得合不拢嘴的诊金,这才拿着方子翩翩离开。

  “老板,我们店里的药,今后是不是该好好进一些了?”孟钦安望着李太太的背影说道。

  朱飘萍却

  抱着钱,所答非所问道:“小孟,你说你年纪也不大,诊疗疾病怎么能做到这么熟练和精细的……我读的医书也不算少,为什么临证之时,却总是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

  孟钦安听完微微诧异了一下,自家老板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终于肯承认自己思路不清晰了啊,好难得。

  见朱飘萍问得还算诚恳,小孟也就认真回复道:“师父在世的时候,出去看诊都带着我和师兄,还会拿病人的病情来考我们,诱导我们来认真思考,每见到一证,都要仔细审思‘为什么’,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啧啧,还是有个师父带好啊……”朱飘萍不无羡慕地感慨了一句。

  孟钦安眨了眨眼,这个话他不知道该怎么接。

  “我幼年丧父,后又因父亲遗产的事,和族里的亲戚闹得老死不相往来,索性便离家自己闯荡,这些年行医靠的都是先父留下的医书和笔记,虽然他的医术相当不错,但我自己研读摸索,却着实走了不少弯路,时至今日仍然不敢说迈入了医学的门径……”朱飘萍叹了口气,坦诚言道,“虽然老板我常常觉得自己很聪明,好像背什么书、记什么东西都比别人快,但是也清楚自己懒惰的毛病实在是深入骨髓,脾气又很怪癖,和那些衣冠楚楚的正人君子们尿不到一个壶里,以至于落得今日的地步。”

  “这没什么,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认真钻研医学,好好临床,总会好起来的,医术永远不会辜负你。”孟钦安小声安慰了老板一句。

  ……

  江南,孟河县。

  师子涵轻轻将一本医书掷在桌上,仰身靠住椅背,用手捏起了眉头。

  “怎么,缪宜亭先生的这本书不好吗?”沙孟芸穿着居家的服饰,背着手走进了师子涵的房间,恰好看到他丢书的一幕。

  缪宜亭,即吴门缪遵义,室名松心堂,乃清代名医。被师子涵掷到一旁的医书,正是他的弟子传人们辑录出来的《松心堂医案经验抄》。

  师子涵摇摇头,叹到:“缪宜亭先生的书当然很好,尤其是对于物药特别是水产类药的使用,可以称得上是一大特色,我初读一遍,已然是受益匪浅。不过,书中的一个痨病脉案

  ,我看了却有些气恼,故此将书丢到了一边。”

  沙孟芸背着手走过来,笑道:“莫不是用了水獭的肝?”

  师子涵也笑了,抬手拿回《松心堂医案经验抄》,说道:“你听我说缪先生善用物药和痨病脉案,就立刻想到了《金匮要略》《肘后方》里面的獭肝散,可见医籍经典早就烂熟于心,虽然不业医,却已经超过很多草头郎中了。”

  “少拍马屁!”

  “不是拍马屁,如今还知道獭肝散的医生,着实就不多,”师子涵缓缓说道,“痨病,古已有之,汉晋之时谓之鬼注、传尸,是因为发现了这种疾病的传染性,但又不解其中缘由,以为是鬼怪作祟。《金匮要略》有獭肝散,便是治这种能够让‘一门相染’的病。患上痨病,病人会逐渐瘦削虚弱,因此仲景用血肉有情之品来滋补。”

  沙孟芸皱了皱眉:“可我从小就听说,痨病是因为痨虫作祟,它们在身体里能把人的五脏六腑吃空,只是滋补,能杀痨虫?”

  师子涵摇头:“痨虫的概念,其实是隋唐时期才生出来的,这是一大进步。光靠补益,自然只能延缓疾病发展,并不能治愈痨病,痨虫概念的提出,让医者治疗有了新的思路,就是你说的‘杀’痨虫。我方才气恼缪宜亭先生的脉案,正是因为他用来杀痨虫的药,有些胡来了。”

  “他用了什么,乌头之类的大毒之药?”

  “不,他用了啄木鸟。”

  <p/【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