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科幻灵异 > 诛天 > <!--名称:-->第七十章 无奈的朱由校
  朱由校原来的计划是,等朱潜做完了所有的事后,他再出面收拾残局,结果现在出来一看。

  好家伙,大明的局势是一片大好啊,感觉有他没他,其实区别不太大了。

  这就有些悲哀了。

  到底他么谁是皇帝?

  朱由校顿时就有些怒了,他在上完朝后,就躲在了自己的寝宫里,不断的翻看着近期的奏折,想要抓几个典型出来立威,最好是能把朱潜找茬给撸下来,确立自己皇帝的威严。

  然后朱由校就彻底的抓瞎了,他竟然都不知道该从哪下手才好。

  军队里,朱潜对辽东的举措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袁崇焕,毛文龙各司其职,迁民驻军,构建新的防线。

  并州的北部,曹文诏在那里和蒙古各部开启互市,搞得是有声有色,没出什么大事。

  毕竟朱潜的威名尚在,虽然人家一直闭关不出,也不怎么上朝,可是谁敢当他不存在?

  到现在,朱由校的阶梯下,朱潜摄政王的椅子都不敢撤!

  朱由校别说是杀朱潜了,就是现在撤了他的摄政王,边军都会发生很大的动荡,因为他已经征服了边军所有将士的心,是军中的精神领袖和武力天花板。

  要知道,蒙古各部在掳掠了辽东,人口和财富大幅度的增长,比之前的威胁更大,现在他们是畏惧朱潜,才会老老实实的做人,否则草原人哪会安静的和兔子一般?

  再看孙传庭和卢象升,一个在西北追着李自成到处

  乱窜,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一个在南方撵着张献忠找不到北,四处的逃窜。

  这两个人也不能撤,撤了就会民乱复起,到时候责任谁来承担?

  至于朝堂上就更别说了,在朱潜的铁血手段下,没人敢贪污受贿,清流寒门逐渐掌握了大权,社会的风气都因此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地的官员都在严格的遵从着朱潜制定的新规,国家的赋税节节攀升,国力也在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各行各业有序的发展。

  这时候难道还要再换上一群贪官污吏上去吗?

  朱由校和朱由检可不一样,人家没有优柔寡断,猜忌心重的臭毛病,分得清是非对错,看得清局势,也耐得住性子。

  这么一看,朱由校陡然间发现,自己是谁也换不下来,因为大明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大明的国力也在与日俱增。

  他甚至连朱潜的摄政王都不能撤,撤了国家就会动荡,大好的局面会出现变故。

  ……

  要说朱潜本人,他真的不知道朱由校会过河拆桥吗?

  那肯定不可能,他是学历史出身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是再明白不过了。

  可是对后金的战争,他却必须要打,不打是不行的,否则难道看着人家发展起来,入侵中原吗?

  因此,朱潜在打完仗后,就做了几步闲棋和后手,比如,他让蒙古诸部吞并了后金的人口和财富,使得他们的实力进一步膨胀。

  他

  当然不是在学李成梁养寇自重,养寇自重的后果往往是养虎为患,最后为虎所噬,甲申国难死难的几千万人,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当然,防患于未然还是有必要的,边军的将领为何会养寇自重?还不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地位和权力,防止被皇帝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就好比现代的兵与贼,互相之间那是玩的不可开交,贼是怎么抓也抓不完,真抓完了还需要兵吗?

  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不需要明着说出来。

  不过朱潜却不会做养虎为患的事情,他虽然手段狠辣歹毒,动则就要抄家灭族,可他下手的对象都是世家豪强,从来都不对底层人下手,他的制度准确的说,就是在保护底层人民的利益。

  若是最后因他一人的决策失误,而让甲申国难的悲剧重演,朱潜表示自己真的背不起这个罪孽,实在是太过于沉重了,还不如让他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来的痛快呢。

  至于蒙古诸部实力增强的问题,朱潜心里是有定计的。

  等他腾出手来,早晚都要收拾了蒙古诸部,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北方胡人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从汉初开始就是了。

  汉初的匈奴,是北方胡人第一次的巅峰和高光时期,体量和实力之大,其实是有机会灭绝汉朝的。

  因为当时的匈奴,可不是一群纯粹的野人,秦末乱世,大批的中原汉人举家迁移到了已经

  统一了草原的匈奴中。

  这其中包括了农民,工匠,读书人等等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匈奴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进步,使匈奴的实力进一步提升,完成了蜕变。

  要不然一辈子都没卸甲的刘邦,能忍气吞声的吃那么大的亏?

  因为那时候的匈奴,真的是个极其强大的存在!

  匈奴的人口和国力,并不比汉初时期的汉朝差太多。

  然而,事实证明,老刘家是真的猛,他们清楚的知道,中原王朝的发展速度和完善的制度要比匈奴强,所以他们选择了忍辱负重,用了数十年的时间默默发展实力,到了武帝的时期,一举击溃了匈奴。

  追亡逐北,单于夜逃!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也成了历代武将的最高荣耀。

  扯远了……

  说白了,朱潜将曹文诏,毛文龙和袁崇焕的大军安排在边塞,就是明着告诉朱由校,别随便发神经动我,否则后果是很严重的。

  要知道毛文龙可一直都在皮岛上作威作福,傲慢之极的一个人,可是朱潜的一纸调令却让他乖乖的出了皮岛,表现的非常听话和顺从。

  为何?

  因为朱潜现在不仅有天下的民望和人望,还有大明的军望!

  他一个人,就代表了大明武将集团的整体利益,有他顶在了最前面,大明所有的武将都会受益,将领们有赏赐有功劳,士卒们有粮饷有抚恤。

  这些东西都是朱潜争取来的!

  毛文龙只要不是个傻子,他就不会

  和朱潜对着干,只会鼎力的支持朱潜。

  正因为朱潜此时有了天下的人望,民望和军望,威势无双,因此朱由校是绝对是不敢动他的。

  就是朱国祯都不会同意!

  朱国祯可和一般的大臣不一样,他是大明现在新派的领袖人物,内阁的首辅,是可以直接和皇权抗衡的。

  朱由校若是想做什么出格的事,朱国祯绝对敢硬懟他。

  为何?

  因为朱国祯是清流大臣,他和他的家族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不是那种贪官污吏,一抓一身的虱子。

  这也是为何历代的皇帝,都喜欢任用奸臣和贪官的原因。

  因为便于控制!

  贪官污吏没有天下人望,先天上不足,只能依托于皇权和皇帝。

  纵观历史,史书上记载的那些被称为贪官污吏的大臣们,好像是他们的存在才让王朝衰落,民不聊生的。

  然而事实上,真正的罪魁祸首一直都是皇帝,皇帝不贪,大臣们如何会贪?如何敢贪?

  要知道,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都不是傻子,起码每个都是正常的聪明人。

  嗯……司马家的真傻子和南北朝的几个奇葩除外。

  他们会看不出谁是贪官污吏吗?

  他们当然看的出来,可是他们就是要用!

  因为贪官污吏可以随意的撤换,还可以拉出来背锅,而真正的清流大臣,却不能被皇帝随意的揉捏。

  这是一个无解的题,什么时候都解决不了。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48295661/549355834.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48295661%2F549453985.htm&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49453985","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jsp?bookid=548295661","ChapterUrl":"/r/548295661/549454007.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48295661%2F549453985.htm&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ChapterId":"549454007【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