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其他小说 > > 卷三 见在田 207【匡字辈】(为盟主“怀南月”加更)
  给陈茂生写信之后赵瀚又给所有穷县的镇长群发信件让他们报告山民情况。

  镇长们陆陆续续回信都抱怨山民不好管理。

  就拿永宁县来说全县也只三个镇。镇长若去山民家里探访有时候单程就得走一两天基本全靠各村的村长进行自治(村长没有工资全靠用爱发电否则会把财政拖到崩溃)。

  而且拿下永宁县已经三个月山中的分田工作都还没搞完。

  再看龙泉县的报告分田工作同样没做完原因也是山路太过难走。

  好在这些地方的山民不像客家人那样抱团而且人地矛盾也比较突出。只要把官吏派去给他们分发田地山民都很拥护赵瀚宣教团和农会也能顺利发展。

  赵瀚仔细思考之后写下一篇文章:《山中之政铺路为要》。

  这篇文章经秘书们誊抄之后立即发给各县镇官员。

  那些山区官吏今后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村民修路。将路段分片区划给村镇各村负责自己那一段忙时耕种闲时修路。

  当然红薯和玉米的推广也同样不能放松。

  特别是红薯山地贫瘠那玩意儿能让农民吃饱。

  至于赋税什么的其实赵瀚并不指望山民能养活本地官吏即可别让总兵府拨款就已经很不错了。

  赵瀚慢悠悠走回内宅把庞春来、李邦华请到家里吃饭。

  还没到傍晚三人坐在院子里喝茶。

  赵瀚拿出一张纸递出去说:“字辈编好了两位先生且看。”

  庞春来扫了一眼又递给李邦华。李邦华扫了一眼又递还给赵瀚。

  儿子都生下来大半年了一直没有起名字。

  本来赵瀚给取了一个但庞春来和李邦华都反对。这是未来的太子起名必须谨慎因为会给之后的子孙定下相应规则。

  比如朱元璋的长子叫朱标于是儿子全都“木”字旁。

  他们让赵瀚准备谱系字辈甚至参与进来帮忙制定但整出的东西都让赵瀚给否决了。

  现在赵瀚自己弄了个字辈历代子孙排序为:匡世济民治国定邦。安富恤穷始志莫忘。文昌武胜内修外攘。选贤举能其道大光。

  李邦华提醒道:“只三十二字是否太少了?”

  赵瀚笑着说:“我还嫌太多了能传二十个皇帝便是死了我都能笑醒。明太祖定的字辈倒是多大明皇帝能用到第几个?”

  李邦华瞬间无语就没见过这样的。

  别说开国君主定字辈便是普通大族也会整出一长串来。赵瀚倒好短短三十二字似乎是嫌子孙传国太久。

  “不如再加三十二字。”庞春来建议道。

  赵瀚摇头说:“能传三十二代既可笑傲历代皇朝。三十二代而不息那算子孙的本事到时候他们再续定也不迟。”

  赵瀚用手指蘸茶水在石桌上写下长子的名字——赵匡桓。

  这名字也是有讲究的赵瀚不想讲究大臣们却硬要讲究一番。

  明为火德水能克火因此赵瀚取代明朝是天命使然。否则为何名字里正好带水旁?

  水生木因此儿子们当带木字。

  桓大威武。

  赵匡桓赵匡桓……李邦华念叨两遍总感觉有些别扭幸好赵瀚没给儿子取名赵匡胤。

  赵瀚也很别扭难道自己的子孙也要来个元素周期表?

  “二哥我回来啦!”

  赵贞芳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进来。

  见了庞春来、李邦华立即鞠身行礼:“庞先生李先生。”

  “好!”庞春来高兴道。

  李邦华坐着拱手并未站起他以前想站起来被赵瀚给制止了好几次。

  赵瀚问道:“今天学了什么?”

  赵贞芳站在哥哥身后趴在椅背上说:“上午学算术我早就会了。下午练字背诵唐诗又教了女红。”

  “不错努力学习。”赵瀚鼓励道。

  士绅们开办的女校不教四书五经赵瀚也没有强求实在是会那玩意儿的女老师没几个。

  说实话赵瀚越是研究理学越觉得理学博大精深其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今后几百年。即便是21世纪中国人的许多言行都被理学潜移默化而不自知。

  赵瀚没打算废除理学但必须删除许多内容。

  同时科学思想也该引入今后不能纯以八股文取士。

  准确的说不是引入而是启发与创造。因为西方现在也一塌糊涂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瞎搞牛顿要等到崇祯上吊的前一年才能诞生。

  赵瀚很想重新编订蒙学教材但他整天忙于军政事务根本没时间亲力亲为那些士子编订的玩意儿他又不满意。

  不多时惜月来唤众人吃饭费如兰已经摆好了碗筷。

  李邦华见一次唏嘘一次便是普通的大户人家也没几个女主人亲自摆碗筷的。

  “咚咚咚!”

  “进来!”

  秘书院的一个军务秘书不顾赵瀚正在吃饭送来一封翻译好的密信。

  赵瀚看完顿时笑道:“崇祯正式恢复监军了高起潜还得个‘总监’的头衔。”

  庞春来、李邦华对视一眼同时说道:“贺喜总镇!”

  崇祯之前全面召回太监后来只是小范围重新派出而且权力并不是特别大。

  今年鞑子破关带着掠来的十八万头牲畜还有许多人口和财货大摇大摆的离开京畿还在长城边上立木牌“各官免送”。

  文臣武将果然不敢送坐视清军从容撤退。

  崇祯被刺激到了彻底丧失对文武的信任。他不但重新派出太监而且监军权力变得更大达到了整个明朝的巅峰!

  唉可怜的大明督师们本来就做事艰难今后还要被太监指手画脚。

  李邦华问道:“太监监军已至江西了?”

  “没有”赵瀚笑着说“估计刚刚出京还得一两个月才能到。”

  李邦华顿时更为惊讶赵瀚的密探真厉害太监还没出京消息居然就传到了吉安府。

  其实也没那么玄乎任命各地监军太监之前相关消息就会迅速传播复社那群读书人都吵翻了一个个闹着要上疏阻拦。扬州密探得到消息之后立即送至九江九江再送到南昌由徐颖转发到赵瀚手里。

  ……

  “咳咳咳咳……”

  朱燮元比赵瀚晚一天得到消息他傻傻躺在床上良久突然就是止不住的咳嗽。

  皇上糊涂啊!

  其实派不派太监都跟朱燮元无关因为他已经病入膏肓现在连下床吃饭都困难。

  “督师王先生求见。”

  “让他进来。”

  王廷试来到病床前拱手说道:“拜见督师。”

  “坐吧。”朱燮元有气无力。

  王廷试被俘虏之后只关了半个月就放走。他对外宣称自己躲到旧友家中生病休养一场才悄悄逃回南昌府。

  王廷试唉声叹气道:“督师上次败北良家子皆不愿从军晚生在乡下根本无法募兵。”

  朱燮元宽慰道:“非你之过是我指挥失当。我已上疏请罪也让江西三司举荐你复起究竟如何只能慢慢等待皇命。”

  王廷试朝门外看了一眼低声道:“督师从南昌到九江如今人人皆畏赵贼。便是能招募到士卒今后打仗恐也难为官兵将士必然望风而逃。”

  “扶我坐起。”朱燮元说。

  王廷试连忙搀扶朱燮元撑着床沿艰难无比的坐起来。

  这位督师说道:“丰城一战官军尽丧赣北已无可用之兵。换成别的贼寇恐怕要大举扩张攻略数府都不在话下。可那赵贼却沉得住气只是派人组建农会等瓜熟蒂落再下手。翻遍史书也找不到这样的反贼其志甚大也。我已时日无多不怕因言获罪若大明江山倾覆得天下者必为此贼!”

  王廷试顺着朱燮元的意思说:“督师高见南昌府城、南昌县城之外如今尽握于农会手中。农民与佃户纷纷加入农会便是一些贫寒士子也被那赵贼所蛊惑。今年的秋粮是肯定收不起来的。”

  秋粮赋税的征收日期是从秋粮收割到次年二月之前。

  当农会发展起来城中官吏都不敢出去一个个躲在府城、县城。

  大地主也不敢阻拦农会实在是丰城一战官兵败得太惨了。他们害怕对农会下手今后遭到赵瀚的清算那时候就是举族覆灭的下场。

  如今谣言满天飞有说赵瀚会妖法的有说赵瀚星宿下凡的也有说赵瀚是铅山费氏家奴的。

  为了尽量隐藏身份赵瀚也派人散布谣言一会儿说自己是吉水某族家奴一会儿说自己乐安某族庶出子一会儿说自己是抚州某族商贾子弟一会儿还说自己其实是私盐贩子。

  谣言太多官府无法确定实情也就懒得去追查铅山费氏。

  此时此刻费映环依旧在福建做知州。

  王廷试低声说:“左布政使丁魁楚已经称病数日我怕此人会挂印而走。”

  朱燮元沉默不语连布政使都吓坏了这江西还有救吗?

  王廷试又掏出一本册子递上去说:“督师这是最近流传的反贼之书。”

  朱燮元翻开一看顿时彻底无语。

  《大同女将录》。

  收录了一百零八位女宣教官从姓名到履历写得清清楚楚。

  如果说《大同集》是给读书人看的那这玩意儿就是专给女人看的。【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