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科幻灵异 > 夫君他是科举大佬 > 顾驰又升官
  小桃子和舟宝过三周岁生辰的时候,李家兄弟俩、温元之和顾家一家人给他们两个小人庆生。

  小桃子看着这么多好看的珠花、漂亮的小裙子、精致的小玩意儿, 挨个摸了一遍, 一副小财迷的样子, “唔, 若是每天可以过生辰就好了

  顾驰听到自己女儿娇娇的话, 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容,每天过生辰那是不可能的, 给两个小人每天读书启蒙的日子要到了。

  上京城大户人家的孩子,两三岁已开始启蒙, 熟读三字经、千字文,顾驰不会给两人小人布置太多的任务,但也不能放任他们不管。

  顾驰将小桃子和舟宝拉在自己怀中,“从明天开始, 爹爹给你们启蒙好不好”

  小桃子白嫩的小脸儿有些迷惑, “启蒙是像林宝舅舅小时候背诗识字一样吗”

  “是这样的, 开始启蒙了,你们两个要听话,完成爹爹给你们布置的任务才能玩耍,爹爹每天都会有检查的,知道了吗”顾驰边说话, 边拨弄了一下女儿的小辫子,小丫头实在是可爱极了,让人忍不住上手玩弄。

  另一边的小舟宝点点头,清澈的眼眸里闪着激动的光, “我也要像林宝舅舅一样读书识字。”

  他打小就在顾驰的书房里玩耍,即便不识字,照样抱着书呀呀的大声叫着,一听说要启蒙,小舟宝还是挺开心的。

  小小的人儿虽懂得的事情不太多,但每次看到自己父亲在书房里专心致志的看书、写下豪放飘逸的字迹,优美的诗赋文章从清润的声音里传出来,这时候的父亲,特别的引人注目。

  顾驰的行为深深印刻在小舟宝的心里,小小的他有一个目标,他也要像父亲一样,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

  小桃子俏皮的歪着小脑袋瓜点点头,“小桃子会听话哒,爹爹放心吧”

  顾驰对小女儿的话有些将信将疑,对儿子,他是放心的,可女儿嘛,小桃子打小静不下来,哒哒哒的跑来跑去,总是忍不住跑到街上和其他小伙伴玩耍。不吃东西、不说话、端端正正的听讲,恐怕有难度。

  似是看出了顾驰的不相信,小桃子伸出小拇指,“爹爹咱们拉钩,我肯定会好好听爹爹启蒙的。”

  “好”,大手勾小手,“爹爹看你表现。”

  顾驰给顾大宝还有林宝启蒙过,所以给小孩子启蒙还是有经验的,每天学习什么内容,学多长时间,他规划的很好。

  小舟宝学的认真,眼睛直直的跟随着顾驰,刚开始启蒙的内容本就简单,是以小舟宝很快就掌握的很熟练,每天布置的任务也很认真的完成。

  至于小桃子,浑然已经忘记了当初拉勾的内容,缠着叶溪给她做了一个小书袋,里面装了一兜吃的东西。

  一到休息的时间,时不时的摸一块糕点出来,腮帮子鼓鼓的,吃的不亦乐乎。

  自己吃就算了,给哥哥一块,再给爹爹一块,剩余的都是她的,唔,开心。

  看着小女儿粉雕玉琢的模样,顾驰舍不得训她,还是个小孩子嘛

  “小桃子,爹爹问你,你很饿吗是没吃饱饭吗”顾驰看着女儿开口。

  “爹爹,小桃子吃的饱饱哒,你看小桃子的小肚子。” 小桃子拍了拍自己圆鼓鼓的小肚皮

  顾驰又道“那为什么还要吃糕点呢你看哥哥都没有吃东西,爹爹给你们启蒙时也没有吃东西,等日后去了书院,没有特殊情况,除非是饿了,没有力气了,否则读书时不能吃东西的。”

  小桃子点点小脑袋,将糕点吃食全部收起来,脆脆的开口,“小桃子听话,不吃东西了。”

  顾驰接着上课,可惜没过一炷香的时间,小丫头又坐不住了,东看看西看看,要不然就是歪着脑袋瓜看着某一处发呆。

  得,这还不如让她继续吃零嘴呢

  顾驰又看着小女儿开口,“小桃子是不喜欢听爹爹启蒙吗”

  小桃子脑袋瓜摇了摇,红唇抿成一条线,“小桃子喜欢爹爹,可一听到爹爹开口说那些听不懂的诗词歌赋,小桃子感觉好困哒,整个脑袋瓜晕乎乎的,想睡觉觉。”

  她还扭头看了一下舟宝,哥哥可真厉害,听的那么认真,一点儿也不困,不像她一样。

  顾驰不由得哂笑,拍了拍她柔柔的发髻,“每过一炷香的时间,就可以出去休息一小会儿。若是你完成今日的任务,爹爹就带着你出去玩耍,好不好”

  “好哒,爹爹”小桃子红红的小唇绽放出甜甜的笑容,好像春日含苞待放的小花苞,她喜欢和爹爹一起出去玩。

  小桃子打起精神,兴致勃勃,爹爹说了,每过一炷香的时刻可以出去玩。一炷香时间很快的,她每次玩耍时,感觉没多大一会儿呢,可已经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听着顾驰讲课的声音,小桃子不断的瞄着一旁的香,瞄一眼,再瞄一眼,唔,怎么一炷香才燃烧了那么一丢丢呢

  为什么玩耍的时间过得这么快,可到了学习的时间,一炷香就过得这么慢呢是不是睡一觉醒来,一炷香就过去了呢

  顾驰的余光看着小桃子一点一点的小脑袋,忍不住笑出声,轻轻的将她抱回屋里,放在床上让小丫头好好睡一觉。

  还记得他们刚出生几个月时,林宝每次在他们两个面前背诵诗歌,两个小人便一反常态,不爱吭声的舟宝变得激动起来,可俏皮的小桃子却立马不吭声。

  那时顾驰和叶溪认为是怀着双胞胎的时候,胎教起了效果。可如今一看,对舟宝的确有用,可对小桃子嘛,起的是反作用。

  第二日将小桃子从被窝里挖出来的时候,小桃子揉一揉惺忪的睡眼,“娘亲,我昨天是怎么睡到床上的呀我怎么都不记得了”

  叶溪轻轻点了点她的脑袋瓜,“被你爹爹抱回来的,你爹还没开口讲几句话呢,你就睡着了”

  小桃子有些不好意思,“我昨天没睡好,才打瞌睡的,今天已经睡饱了,肯定不会再在课堂上睡着啦”

  第二日顾驰下值后,继续给两个小人启蒙。

  顾驰琢磨出了一个法子,启蒙的时候,时不时的和小桃子说说话,冲她笑一笑,多看她几眼。

  这个法子有效果,每次小桃子想打瞌睡的时候,一看到顾驰的笑容和眼神,立马有了精神,她喜欢爹爹对着自己笑,喜欢听爹爹夸赞自己。

  两个小人的启蒙慢慢步入正轨,舟宝掌握的时间快一些,每次他自己学会后,小大人似的,给小桃子不懂的地方再教授一遍。

  一晃眼又是一年多的时间,当日西行的一批人马也到了该回来的日子。

  一年半前,文正帝派出三千人马,带着绫罗绸缎、茶叶、瓷器等商品,在边疆一路西行,迈出大周朝的国土,进入未知的领土。如今已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到了归期,也不知这批人马能否成功回来。

  这件事牵挂着无数人的心,三千人马,他们可能是家中的儿子,是父亲,是夫君,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受到伤痛的便是三千个家庭。

  临近归期,文正帝肩上压力越来越重,当时实行这项决策时便有不少人反对,他顶着许多压力才开启了陆路贸易的计划。若真的出什么问题,他对不起百姓,也对不起朝廷。

  不仅文正帝担忧,顾驰也捏着一把冷汗,这个主张最初是他提出来的,谁都无法预料此次出行会是什么结果,成功便罢,可若是失败了,他也讨不了好。

  尤其已临近归期,边境迟迟没有这三千人马出现的消息,更是愁人。

  朝堂中笼罩着一层愁云暗淡,每个人都在翘首以盼,是否能迎来这三千人马的归来

  朝中也有不少人在等着看顾驰笑话。顾驰本就得文正帝赏识,若是这次再立下功劳,升职奖赏是少不了的,明明顾驰家世人脉比不上其他臣子,凭什么好事都落在他头上

  他们巴不得这群人永远不回来,一旦出了意外,皇帝至高无上,犯错的不是皇上,而是手下的臣子出的坏主意。

  那么顾驰首当其冲,即便文正帝再怎么欣赏他,也无可奈何,总要有个人出来承担责任,顾驰就是最好的人选。

  大家都在朝当官,一个人出头,就意味着其他人少了机会,不少人看着顾驰节节高升,将顾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等着他倒台的那一刻

  顾驰按捺心神,他再怎么心焦,也于事无补,每天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回到家给两个孩子启蒙,和家人晚上一同散步说话。

  他也会担忧和害怕,可每次回到家,看到家中的妻儿长辈,听着他们柔柔的话语,内心渐渐趋于平静,事情没有发展到最后一步,谁都无法预料最终的结果。

  夜深人静时,他也曾思考过,若是再有一次机会,他是否还会提出这个建议

  思来想去,不管重来多少次,不管结果是好是坏,他仍会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每一个想法。

  文正帝是明君,造福了无数百姓,顾驰便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

  作为臣子,已经比许多人得到了更多的东西,理应更加奉献出自己的力量。相比于边境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他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

  战士们都不怕,他又有何惧

  在度日如年的期盼中,终于收到了那三千人马的消息。

  三千人马已踏入边疆的领土,边疆驻守的士兵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快马加鞭,立即将消息送到文正帝面前。

  文正帝露出久违的笑容,“一切都好,他们带回了不少交换的货物,还有一些国家的使臣跟着来到京城,想要看一看京城的繁华。”

  顾驰心头的大石块落地,紧接着迎接归来的人马和使臣的事情便交到礼部,由礼部的人负责。

  又过了大半个月,这群人终于进了上京城的城门。

  鸣锣开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议论纷纷。

  长长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第一辆马车快到皇宫,最后一辆马车还在城门口,上面装满了各类货物和黄金白银,相比于他们出发时带的东西,如今带回来的东西翻了几番。

  除了原先的三千人马,后面还跟着其他国家的使臣,皮肤有白有黑,个头有高有矮,头发也是金黄或黑色的卷曲,穿的衣服样式各异,说出来的话也是叽哩咕嘟的,和大周朝的百姓从头到脚都不一样。

  小桃子和舟宝被顾驰和顾父抱在怀里,仰着小脸儿好奇的看个不停,“爹爹,原来还有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群,和杰克森夫人和先生也不一样,我之前以为所有的人都和我们长一个样呢。”

  顾驰“嗯”了一声,“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周朝是其中的一个点,闪着耀眼夺目的光彩。可在它的周围,还有许多的亮点,有许多人民和国家。他们不仅是外貌、穿衣打扮和咱们不同,吃的东西、风俗习惯、学的知识文化也和咱们不一样,所以要开眼看世界,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才能看到另外的风景。”

  等进到宫中,此次陆路贸易领头的官员张大人正在向文正帝报告此次出行的过程,顾驰有幸在一旁听闻。

  张大人面色有些疲惫,但仍神采飞扬,“微臣这一年多的时间,和随行的人马走了不少地方。经陇西西行至金城,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穿过白龙堆到了楼兰。楼兰是一个分叉点,有南北两条路线。我们沿着北道西行,经渠犁、龟兹、姑墨至疏勒。接着从疏勒西行,越葱岭至大宛。听说接着西行的话,最远可到达大秦的犁靬。”

  这些陌生国家的名字给了大家不小的冲击,以前只和大周朝周围的小国打过交道,却从未想过原来世界上真的还有这么多其他的国家。

  张大人接着道“此次出行,用咱们周朝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换回了不少东西。透明可以照明的玻璃,比咱们的琉璃更要便利,还有眼镜,八十岁老人戴上也可以看清书上的字体。还有不少粮种、菜种,如玉米、番薯、土豆、葡萄、菠菜籽等等,亩产量非常高,可以许多粮食。还有其他一些香料、书籍、工艺品、骏马,骏马强壮,更利于战士们作战。当然,最贵重的,还是金灿灿的黄金白银,珠宝玉石。咱们带去的东西很受欢迎,一路上的国家愿意和咱们互换商品,也有不少人拿着金银来购买。”

  文正帝满意点头,“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咱们不仅没有赔钱,还赚了不少钱,这是出行之前没有想到的。”

  张大人继续开口,“不出去看一看,如坐井观天。老臣出去走了一遭,才知道有不少国家发展的很不错,各有各的特点。值得借鉴。原以为周朝地大物博,繁荣昌盛,可如今才知道,不是自满的时候。这还只是行走了几个国家而已,听说那一望无际宽阔的大海对面,还有许多国家。”

  文正帝认可道“爱卿说得不错,坐井观天要不得,如今咱们出去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爱卿这一年多的时间辛苦了,皮肤黑了不少,脸上的皱纹、两鬓的白发也多了不少,回去好好歇一歇,过几天朕再好好召你详谈。”

  这次带回来的东西,有许多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既然别的国家可以做出来,那大周朝的工匠跟着好好学一学,定能掌握这些技艺。

  还有这些翠羽黄金,给国库又增添了一批银子,国库充实,文正帝这才能安心。

  文正帝面上带笑,看着顾驰,“幸亏当日有你提出这一决策,不然怎会有今日的成果给大周朝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顾驰声音清润,“臣只是提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而已,而将想法变为现实,则离不开陛下的支持和每一位出行的人员,臣不敢一人居功。”

  “无需过分推辞,其他人有功要赏;你的功劳也不能忘记。” 文正帝道。

  “你在翰林院待了四年多时间,给朕出谋划策,帮了不少忙。朕早就想将你调动,以前是没有政绩,恐难以服众。如今东风来了,今日朕将你调到户部去,担任正四品下的户部右侍郎。户部掌管着整个国库的钱袋子,朕看好你,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文正帝走到顾驰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底尽是赞赏和满意之情。

  “多谢陛下的提拔,臣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顾驰语气坚定而认真,心生激荡之情。

  他隐隐有感觉陛下会给自己升官,可从未想到一下子从从五品连升几级,升到了正四品的官阶。

  正四品下的户部右侍郎,在顾驰二十四岁的这一年,他从一个泥腿子,成了一名正四品的大官,实现了许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有许多官员直到致仕,也难以升到正四品。

  不仅升官了,文正帝也将如今他们住的这座三进的大院子赐给了顾驰。

  顾驰升官的消息传出去,朝堂内外一阵哗然。

  那些本就眼红的官员,更是咬牙切齿。如今和顾驰同一批踏入官场的进士,即便是榜眼和探花也还只是六品官职,而顾驰像坐了窜天炮似的,唰唰的直往上升,这还给其他人活路吗

  这一次升官,上京城所有有名有姓的世家都亲自上门送了贺礼。他们算是看明白了,泥腿子又如何,耐不住人家运气到了,狠狠将他们这些世家甩在后面。

  如今这位新上任的四品户部右侍郎,可是陛下眼前的大红人。

  顾驰自己学识好、能力出众就算了,偏偏顾家人也是好的,在皇上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不仅如此,整个月水村也出来不少人才,研制出的筒车便利了所有的百姓,这一份功绩更是无人能比。

  老天似是格外偏爱顾驰,所有的好事都发生在他身上。

  顾母笑的合不拢嘴,“儿子你可太给爹娘长脸了,我和你爹成亲的时候,觉得他努力上进,是个潜力股。娘的眼光不错,找了个好夫君,生的孩子一个个也是出息的。”

  人的境遇真的很神奇,小时候自己三儿子没有一个人看好,觉得他是个病秧子,长得好有什么用,读书好也是白瞎。甚至村里不少人劝他不要继续读下去,浪费钱财,还不如下地干活呢

  可这么十来年过去,他成为了正四品的大官,在上京城有了好几座房子,妻儿美满,得陛下的赏识,这才是神仙般的日子啊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仙女“zs”的一颗手榴弹

  谢谢小仙女“木容”的10瓶灌溉、小仙女“云清”的5瓶灌溉,小仙女“雾”的5瓶灌溉。

  谢谢你们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么么哒

  路线参考百度汉代丝绸之路路线

  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